通丰环保
173 0807 0581 028-8255 3443
四川废气处理
废气处理咨询:
×
<在线客服<

乌木博物馆 斑驳树纹上刻着远古的壮歌Chengdu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12-07 分类:除臭设备资讯
國際日報 - International Daily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供图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晓铃)很多走进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的观众,都会被这里陈列的上千件乌木藏品所震撼:这里有4万多“岁”、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乌木,有呈天然放射状、如光芒绽放的巨大树根,还有根据乌木造型巧雕的各种艺术品。这些乌木,均由博物馆馆长卢泓杰在20多年来从省内各地收集打造而成。

乌木,专指埋藏于地下数千年的各类名贵古树,它们主要发现于四川盆地。这种埋藏地下数千年形成的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宝贝”,在乌木艺术博物馆不仅重新拥有了生命,也记录下远古时期四川盆地的沧海桑田。

博物馆广场上的乌木林(吴晓铃 摄)

【展馆直击】成都平原远古生态标本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坐落在都江堰中兴镇,占地80余亩,是四川首家正式批准成立的非国有博物馆,其展品数量之众、种类之丰,堪称“乌木王国”。在博物馆外的太极广场,数十件乌木作品矗立在绿树花草中;步入博物馆内,动辄数米高、树根直径好几米的乌木展品,或乌黑透亮,或灰褐如云,或红似玛瑙,或灿若黄金,更是让人恍如进入一个远古的世界。

“在中国,乌木主要发现于成都平原。”卢泓杰介绍,乌木并非自然木材,它是几千年前由于地层变动、地震、洪水、泥石流急速冲击,将生长在森林里的树木急速冲埋于地下,再经过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沉积,在缺氧、高压环境以及细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部分或全部炭化后形成的一种木料材质,学术界又称之为碳化木。根据地质资料以及根雕材料的综合统计,目前全国大规模发现乌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成都平原为主的四川地区,它们也因此成为研究几千年前成都平原气候和生态条件的材料之一。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供图

【看点门道】鬼斧神工的天然瑰宝

质地坚硬、色泽乌亮、形态万千的乌木,兼具石的神韵与木的古雅,再加上耐腐蚀性强,一直是雕刻工艺品的宝贵原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卢泓杰开始大量收集乌木用于雕刻加工,并于2000年建起乌木艺术博物馆。20多年下来,他收藏的乌木展品已经达到上千件。

乌木展品作为大自然的瑰宝,除了地球生态学和远古四川自然条件的标本价值,另一大看点便是鬼斧神工的造型。徜徉博物馆内,很多乌木以其天然形态,拥有了不同的名字。1987年在岷山饭店附近出土的一件金丝楠木古树根,6500多年来炭化形成的洞洼和流水状纹路,就像直插云霄的山峰上开凿出神仙居住的山洞,被卢泓杰命名为“昆仑上都”。黄忠小区出土的一件乌木树根两侧展开,中间的枝丫被巧雕成蝙蝠头,展翅飞翔的形状就成了寓意美好的“福临门”。在这里,可以看到乌木版的“紫荆花”盛开;金丝楠木散发的金光,成就了“金山峨眉”;纵向的树皮纹理,恰似“万壑奔流”……乌木的庞大体量和天然造型,令人感叹天地造物的鬼斧神工。更多根据乌木造型巧雕而成的维纳斯、李时珍、吼狮,则一展乌木雕刻的巧夺天工。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供图

【镇馆之宝】万根同心的远古壮歌

“万根同心太阳神”(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名为“万根同心太阳神”的乌木树根。它直径7米,重约8吨,埋藏在地下的年代为距今7300年左右。1996年,工人们花了3年将其从广汉鸭子河的河道搬出来。它盘根错节的天然放射形态,极似太阳的焰火腾天、光芒四射。卢泓杰取树根创作了这件作品,认为这恰好契合了古蜀人崇拜太阳的理念,也象征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最古老的乌木已4万岁(黑)博物馆最古老的乌木,是一根世界唯一发现的石、木并存的乌木。经碳十四同位素测定,它存在的年代距今已大于4万年,是这里的“乌木老祖宗”。2008年,这根乌木在耗时4年之后,从四川某河道挖出。经测量总长55米,根部直径2.3米,重达百余吨。如今,存放在博物馆的只有14米,但它的科研价值不可估量。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供图

【馆长声音】用乌木作品让远古文明活起来

身为台湾人的卢泓杰,因缘际会成为成都女婿,乌木所出自的特殊年代和位置,令他对古蜀文明产生了强烈兴趣。乌木艺术博物馆,因经营原因从成都搬到温江,最后搬到都江堰,却一直舍不得关掉,“它是四川特有的一种文化,我也希望借此给更多人打开了解远古文明的一扇窗口。”卢泓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