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丰环保
173 0807 0581 028-8255 3443
四川废气处理
废气处理咨询:
×
<在线客服<

成都经济迎来开门红 动能转换效应显现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9-16 分类:除臭设备资讯
成都一季度经济数据实现了高于预期的增长,迎来了2019年的“开门红”。 4月23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四川省1.6、0.

  成都一季度经济数据实现了高于预期的增长,迎来了2019年的“开门红”。

  4月23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四川省1.6、0.2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不仅显示成都经济增长的形势,稳定社会预期,更显示出成都经济运行状况正在发生细微但显著的变化,新经济不断催生新动能,开放型经济带动投资活跃,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新动能加速培育

  4月24日,成都地铁10号线实现了全球首次地铁上拨通5G视频通话。这意味着继全国首个5G商业示范街区后,成都又诞生了全球首条5G地铁线。当天,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还发布了5G网联无人机研发及应用成果。

  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张延川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成都在5G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在先发产业项目上有明显优势。

  大力推动5G、8K、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氢能等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成都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产业方向。

  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因此,近年来,成都坚持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

  成都确立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发动机、以新模式为突破。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应用场景理论,着力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七大应用场景”,通过场景供给培育新技术、新模式落地的应用市场,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入口机会。

  3月26日,成都市发布第一批《城市机会清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公园城市、创新创业等10个应用场景,发布了7大类共450条供需信息。其中,需求信息195条,基本涵盖了生产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

  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政府以新思维和新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上优秀的要素聚集到新经济领域和新产业赛道,或者运用创新模式改造存量产业。

  这些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落地取得积极效果。一季度,成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6%,高于工业投资6.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0.8%,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2%、23.7%和105.1%。

  各种生产要素向新经济领域集聚,迅速释放出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技术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7%,较上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重点培育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0%、14.5%、14.2%。

  不仅如此,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现代物流快速发展,邮政业务收入、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0.0%、27.6%。智能和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快速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71.4%、65.6%、26.4%和47.7%。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4月15日,从爱尔兰运抵成都的首单医疗产品完成通关。这是跨国企业首次选择在成都通过空、铁两条路径实施通关,标志着成都建设的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成都希望以“通道经济”带动“口岸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抢先建成欧洲与东盟间中转贸易和离岸贸易的中枢。通过全力打造“采购供应链枢纽中心”“制造供应链枢纽中心”“分销供应链枢纽中心”和“供应链物流枢纽中心”,推动成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近年来,成都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并依托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形成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的陆上物流体系。通过四向拓展的战略,成都开放大通道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