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问题一剑封喉,百亿投资被迫叫停。污染隐患考验的不仅是投资者的防控意识与能力,更考验环评规则的严谨与透明。一个新的现象是,公众在追求发展时更加在意如何发展。“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这句《明天会更好》的歌词,或许能诠释四川什邡不少市民最近以来的心情,一座钼铜加工厂的奠基,如一条导火索点燃了数以万计民众心中的焦灼。7月5日,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就什邡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下称“宏达钼铜项目”)的相关情况发布后续公告,这已经是自6月29日以来公司第三份关于钼铜项目的公告。公告援引了什邡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什邡今后不再建设宏达钼铜项目》一文,并表示截至目前为止,宏达钼铜项目仅举行了开工典礼,尚未正式开工建设。
针对该项目未来的部署和安排,宏达股份董秘王延俊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暂未讨论此事。”宏达股份董事长杨骞也在电话中对本刊记者表示,“现在不是我说话的时候,请理解。”参与宏达什邡钼铜项目环评的环保部环评中心专家坦言,项目存在环境污染风险。根据宏达钼铜项目目前披露的工艺流程看,该项目存在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四大污染,尽管该项目提出了常规的环保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污染风险,但该项目未披露详细的应急预案,专家质疑非正常情况下的污染隐患难以排除。而环保部环评中心专家更是批评现行的环评听证会制度流于形式。“怎么会没有污染呢?”环保部环评中心一位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宏达钼铜项目污染肯定是有的。至今,该项目环评报告全文未曾公布。
根据环保总局发布的《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本刊记者分别向宏达钼铜项目的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提出参阅环评报告全文。王延俊向记者表示,“我们不便提供,请谅解。”而作为评价单位的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周连碧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其同事声称近几日未见他到单位。在没有获得环评报告全文的情况下,根据《四川宏达钼铜有限公司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称“《可研报告》”)和《四川宏达钼铜有限公司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下称“《信息公示》”),本刊记者发现钼铜项目存在着四大潜在危害,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共有34个污染源,固体废物约为17种。首先,该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钼冶炼、铜冶炼和动力中心热电机组,共计22个污染源。钼冶炼会产生钼精矿输送粉尘、多膛炉烟气、钼铁炉烟气、氧化钼煅烧烟气、环集烟气、氨浸结晶车间废气和中和沉淀废气。铜冶炼产生的废气污染源包括铜精矿输送粉尘、氢氧化钾、冰铜干燥烟气、阳极炉烟气、NGL炉烟气、环境集烟烟气、制酸尾气、铜电解及净液工段酸雾、废酸处理硫化氢废气、贵金属回收废气、贵金属回收卡尔多炉烟气、沉硒废气、贵金属回收环境集烟烟气和渣选矿粉尘。
以上污染源会产生的污染物质包括二氧化硫、烟尘、硫酸雾、硫化氢、NOX、NH3、粉尘和氯气等。这些污染物一旦被人体吸入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严重时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或引发癌症。根据《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中热电站总量控制要求,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414吨,烟尘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250吨。什邡市环保局向本刊记者发来的资料显示,到2015年,什邡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136吨、615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525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4028吨。以此计算,宏达钼铜项目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占什邡市全年排放控制总量的10%左右。